十大正规杠杆平台排行
正规杠杆平台排行
  • 实盘炒股配资门户 中国建筑未来增长的隐忧——成长空间分析篇

    2024-11-22 20:49161

    实盘炒股配资门户 中国建筑未来增长的隐忧——成长空间分析篇

    实盘炒股配资门户

    2024年7月21日,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全文公布。这是一份很重要的文件,往年我都会进行详细的解读。但最近这些年,随着网络舆论的形势变化及平台对言论的管理程度加深,个人解读文件变成一件带有一定危险的行为。即使分析了,也无法发表。

    另外,我一直秉持的一个观点就是投资需要基于可靠的基础。特别是长期投资,需要以可信的数据和可观察的行为为依据,利用常识和逻辑进行分析,得出可实际操作的建议。我把这种方法叫做实证主义投资法,运用它得到的规律,准确性更高。而且,相对于看图划线的技术分析,读政策猜意图的圣意揣摩术,以及神仙崇拜式的价值投资信仰,实证主义投资法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。利用实证主义投资法得到的规律可以证伪,无法自圆其说。我们能够准确地知道规律是对还是错,以及如果错了,错在什么地方了。于是我们就可以通过查缺补漏,不断进化。

    所以,今年就不再分析政策了,大家也别问了,问了我也不说,说了也发不出来,咱们还是安心专注于分析公司吧。

    投资拉动经济

    中国建筑的主业是建筑业,包括房地产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部分。受益于过去二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,基建和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让建筑公司迅速壮大。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,基建行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抓手,上马了大量项目,让建筑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。

    如下图所示,中国建筑是2009年上市,上市以来至今,业绩年化增速约12.24%,对于这么大体量的建筑企业,以上增速并不低。同时期,股价年化涨幅为5.83%,严重跑输业绩增速。在2016年之前,中国建筑的股价有过猛烈的上涨。但在那之后,资本市场似乎对中国建筑失去了兴趣。虽然业绩仍然持续上涨,但股价和估值均表现得萎靡不振。

    我们知道,投资面对的是未来,而预测未来不能靠线性外推。过去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,未来的发展还要看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。想要知道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,我们需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,弄明白建筑行业存在的逻辑。人的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,四大需求看上去是平等的,实际上是循序渐进的。排在第一位的是吃,民以食为天,吃饭是第一大需求;然后是穿,吃得饱再穿得暖,就是小康了;再之后是住,末尾是行。

    过去国内的经济也是按照这个层次发展的。改革开放之初,引进外资,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换取外汇,然后进口粮食,让人民填饱肚子;之后就发展纺织业,让人们可以一年四季换衣服穿;然后地产蓬勃发展,楼越盖越高,房价越涨越猛;发展到现在,旅游出行增多,越来越多人开始出国游、出境游。

    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,建筑行业是伴随着居住和出行需求发展起来的。想要住得好,就得拆掉旧房子,盖上新房子;要想出行方便,就要修高速、建大桥、盖机场。没有居住需求和出行需求的大量出现,地产和基建就无法存在,建筑行业就难以发展。比如,盖了房子,没人买,项目就要烂尾,施工企业也拿不到工程款;建了机场,没人出行,航班寥寥无几,机场就要亏损,然后就得拖欠工程款。

    所以,真正拉动经济的只有消费。没有消费支撑的投资,最终结果只能是亏损。从下图也可以看出,从2016年之后,投资拉动经济的能力越来越弱。虽然账面上有了政绩,但埋下了隐患。过去投资之所以能够拉动经济,不过是正好赶上了国内居住和出行需求爆发的时间点。

    建筑业的未来

    明白了以上逻辑,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就清楚了。

    首先,居住需求还有发展空间吗?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,地产行业还能有发展吗?我在万科的分析文章中,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。即使不分析,大部分人也能感觉得到,地产行业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过去买房人背了30年的贷款,严重透支了自己的收入,使得房价收入比畸高。

    如下图所示,2023年国内百城房价收入比为11.5,也即12年不吃不喝可以买一套房子。按照国际惯例,通常认为房价收入比在3—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。虽然2023年房价下跌,但价格仍远超国际惯例的合理区间。百城房价还是一个平均数,实际上一二三线城市之间差距很大。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为28.5,二线城市为12.3,三线城市为8.5。因为大部分人集中生活在一二线城市,所以,“买不起房”的现象比统计数据看起来很严重。

    无论如何,这么高的房价都坚持不了太久。总会出现一个事件,成为房价下跌的导火索。很不幸,2020年的疫情引燃了房价下跌的导火索。按照国际平均水平,即使保持现在的收入水平,房价仍然有50%的跌幅,才能触底。所以居住需求指望不上了。

    其次,出行需求还有发展空间吗?如下图所示,不管是国内旅游还是出境游,不考虑2020-2022三年,2023年仍然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。尤其是出境游,2023年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一半。但是,我认为出行需求仍然存在,只是因为大家普遍收入下降(统计局数据是上升,不知道如何统计的),旅游消费暂时下滑。未来,在不买房的情况下,没有房贷压力的人们应该会加大旅游消费。这个趋势需要持续观察。

    过去的基建项目上马,虽然也做经济测算,不过实际上还是地方为了政绩推动的。地方上没钱,但又要上项目,怎么办呢?卖地,或者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贷款。具体项目建设完成之后,能不能实现经济效益,没人关心。如果经济效益好,项目就实现了良性循环,否则地方只会负债越来越多直至技术性破产。因为大部分项目没有披露这部分数据,除了歌功颂德的开竣工场面,我们无法知道具体的情况。不过,近几年地方债务风险频出,实际上侧面反映了大部分项目没有经济效益。

    以后地方还能接着负债上马项目吗?很难了。如下图所示,全国土地出让金从2022年开始下滑,卖地收钱已经不太灵了。最近,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呼声频出,未来可能会将消费税按比例下拨到地方,以增强地方的财力,弥补土地出让金的缺口。上述政策是否能落地,分成比例具体有多少,尚无法确定。所以,地方即使想上项目,也是有心无力了。

    (数据来源:财政部,中国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(2009—2023年)(单位:万亿元))

    综上,建筑行业未来应该不会增长,不但不增长实盘炒股配资门户,反而会迎来衰退。大建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建筑行业的高光时刻也将一去不复返。

    版权声明: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